BMI身體質量指數 (肥胖)怎麼計算? 標準是多少?
打開體檢報告,首見映入眼簾的就是身高、體重與BMI,而BMI是衡量肥胖的一個指標。BMI呈現紅字,現在10個人裡大概有5個人有這個毛病…………BMI 太高代表體重過重了,而BMI超過24稱之為肥胖, 標準體重是一般認為最健康的體重,BMI為22時的狀態。

BMI標準: 18.5~24 (成人)
計算方式: BMI=體重(公斤)/身高2(公尺)
(PS 記得身高要改成公尺為單位,不是公分)
成人肥胖定義 | ||
---|---|---|
身體質量指數(BMI)(kg/㎡) | 腰圍(cm) | |
體重過輕 | BMI<18.5 | |
健康體位 | 18.5<=BMI<24 | |
體位異常 | 過重:24<=BMI<27 輕度肥胖:27 <= BMI < 30 中度肥胖:30 <= BMI < 35 重度肥胖:BMI >= 35 | 男性:>= 90 公分 女性:>= 80 公分 |
内臟脂肪型肥胖在男性中更常見
肥胖是指體內脂肪過多的狀態,當攝取的熱量超過需求時,多餘的能量將轉化為中性脂肪,並在身體中積累下來。
肥胖又可分為皮下脂肪型肥胖和內臟脂肪型肥胖。皮下脂肪型肥胖比較容易出現在女性身上,而內臟脂肪型肥胖則主要出現在男性和更年期的女性身上。皮下脂肪型肥胖使整個身體看起來豐滿,而內臟脂肪型肥胖則可能在外表看起來苗條,但實際上脂肪量卻高的驚人。
兩者相較起來,內臟脂肪型肥胖特別危險,有併發症的風險,是高血脂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等。甚至可以說它是代謝症候群的元凶。
問題成因
對於BMI數值過高的人來說,大部分情況下是由於飲食過量和缺乏運動所導致的,也有少部分人是疾病導致。
可以怎麼做?
首先,要降低BMI需要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,進行規律的運動並控制適度的飲食。「少吃多動」是基本。
某些機能食物如纖維、益生菌也許可以助一臂之力,預防或減緩體重持續上升,有些保健產品如魚油、可以幫助控制血脂與動脈硬化等副作用,也有人因為長期便祕造成而新陳代謝下降,但是千萬不要夢想可以靠減肥食品短時間就變瘦,那是不可能而且傷身的。
如果已經改善生活習慣仍無法消除肥胖,或者肥胖程度非常嚴重,可能需要接受醫生的治療。
相反,如果明顯低於標準體重,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,或有營養不良、骨質疏鬆、猝死等健康問題,應考慮接受醫生的檢查。

本站文章都只是分享檢驗的心得,不是診斷的建議,有什麼問題還是要去門診看醫生才好!
所列標準值僅供參考,與各機構檢驗方法以及個人狀況都有關係,應以醫師諮詢為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