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脂標準是什麼,血脂過高該如何改善

高血脂症,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俗稱壞膽固醇)、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HDL 俗稱好膽固醇)以及三酸甘油脂(TG)這些標的血液濃度異常,些都與動脈硬化的加速有關,長久下來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,台灣18歲以上成人,約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脂症。而研究發現,高血脂患者的死亡風險較正常人增加2.13倍。

高血脂並不容易察覺,卻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,所以可說是健康的隱形殺手。高血脂常由遺傳因素、環境因素、生活型態因素相互影響所造成。

高血脂

高血脂症的標準

LDL>140 mg/dL

HDL<40 mg/dL

TG>150 mg/dL (空腹)

就是高血脂的高危險群。

根據2022年臺灣高血脂治療指引,極低風險且LDL-C ≥ 160 mg/dL者、低風險且LDL-C ≥ 130 mg/dL者、中風險且LDL-C ≥ 115 mg/dL者,應開始非藥物治療,若治療3個月後未達到治療目標,應考慮藥物治療;糖尿病、非透析慢性腎病、LDL-C ≥ 190 mg/dL者,發生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的風險很高,因此需要立即進行降脂治療,且目標為LDL-C < 100 mg/dL;急性或穩定冠心症患者的LDL-C目標是< 70 mg/ dL;至於近一年發生心肌梗塞、既往有2次(含)以上心肌梗塞、多血管冠心症或伴隨的周邊動脈阻塞(包括四肢或頸動脈)者,LDL-C可考慮降至55 mg/dL以下。

高血脂檢驗項目

造成高血脂症的因素

先天性危險因子

  1. 老化: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新陳代謝逐漸減緩,脂質代謝也會受到影響。
  2. 男性:男性在體內的脂質合成和代謝過程較女性活躍,因此更容易出現高血脂症。
  3. 家族遺傳:某些高血脂症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,若家族中有高血脂症病史,個體罹患的風險較高。
  4. 部分遺傳性肥胖:一些遺傳性肥胖症可能伴隨著高血脂症,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。

後天性危險因子

  1. 高熱量的精緻飲食:攝取過多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,如速食、油炸食品等,容易導致高血脂症。
  2. 缺乏運動:定期運動有助於脂肪代謝,避免脂質在體內累積過多。
  3. 壓力與不正常作息:長期處於高壓力狀態,或生活作息不規律,可能影響脂質代謝。
  4. 抽菸:煙草中的化學物質可能對脂質代謝造成干擾,促成氧化作用,增加高血脂症的風險。
  5. 過度飲酒:過量飲酒可能導致肝臟功能受損,進而影響脂質代謝。

如何改善高血脂症?

高血脂症是一種常見但可以預防和控制的代謝性疾病,可以看家醫科或新陳代謝科等內科醫師。只要遵循醫生的建議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透過改變生活型態,包括飲食習慣、運動和減少不良習慣,可以有效地調整血脂,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高血脂症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。在非藥物治療方面,最重要的是改變生活型態,調整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。以下是一些建議:

1. 調整飲食

  • 減少飽和脂肪攝入:避免攝取過多的紅肉、奶油等高脂食品。
  • 選擇好脂肪:增加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和多元不飽和脂肪,如橄欖油、堅果和魚油
  • 高纖維飲食:多攝取水果、蔬菜和全穀物,有助於脂質代謝。

2. 適度運動

  • 定期運動: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度強度的有氧運動,如快步走、游泳等,有助於促進脂質代謝。
  • 運動強度:運動強度應適中,不宜過度,以免造成身體損傷。

3. 減壓放鬆

  • 學會放鬆:適當的休息和放鬆有助於減輕壓力,改善心理狀態。
  • 規律作息: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,有助於身體機能的調整和恢復。

4. 戒菸限酒

  • 戒菸:戒除吸煙習慣,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  • 限酒:最好不要喝酒,如果真的想要喝也要適量,女性每天不超過一份酒精飲品,男性不超過兩份。

5. 定期檢查

  • 定期檢查血脂:定期進行血脂檢查,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。
  • 定期測量體重: 避免體重、BMI超標。

血脂檢驗注意

血脂相關檢驗如三酸甘油脂、HDL、LDL抽血前都需要空腹8~10小時(詳細注意事項請諮詢醫師或檢驗單位)。

本站文章都只是分享檢驗的心得,不是診斷的建議,有什麼問題還是要去門診看醫生才好!
所列標準值僅供參考,與各機構檢驗方法以及個人狀況都有關係,應以醫師諮詢為準

You may also like...